首页

隔板踩踏

时间:2025-05-28 23:50:15 作者:绣娘深闺手作乘“云”踏“网” 浏览量:73563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讲述故事背后的信心和力量

  中新社记者 陈杭

  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启首场“代表通道”,六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亮相,通过一个个接地气的奋斗故事,传递温暖希望与信心力量。

  从人民大会堂东门进入,一层中央大厅北侧辟出集中采访区域,当天七时二十分许,不少中外媒体记者陆续汇聚于此,等待全国人大代表在聚光灯下亮相。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国制造“走出去”

  从汽车市场基本由外资或合资品牌垄断,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见证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自27年前创业以来,通过坚持自主创新,奇瑞不断发展壮大。尹同跃希望,下一个10年,奇瑞在技术创新能力、品质口碑、社会责任等方面争取做到全球领先。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对中国制造充满信心。作为光伏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亲历者,他曾组织团队攻关核心技术,坚持1000多个日夜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突破。

  高纪凡还牵头制定中国光伏行业第一项国际标准,目前光伏组件质量保证期最高可达30年以上,大幅降低全球光伏发电成本。他说,公司产品组件累计发货量超190吉瓦,减碳量相当于种下140亿棵树。

  文物保护“活起来”

  数辆马车可并行的宽阔大道、铸造后母戊鼎的青铜作坊……已在一线坚守25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与同事一起将殷墟考古研究推向新高度。

  今年2月,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展出近4000件文物。何毓灵说,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亚长牛尊在展厅“C位”,欢迎大家共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同样是中国文化名片,石窟保护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说,危岩体加固工作进行了几十年,采取了环氧树脂灌浆和锚杆加固技术。

  他表示,云冈石窟已进入预防性为主的阶段,将加大对洞窟病害和保护材料研究力度,持续发力保护、展示和利用,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

  雄鹰展翅“搏长空”

  “守卫祖国空天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从歼-20战斗机飞行员到全国人大代表,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高中强对2023年执行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任务印象深刻。

  “我和战友们结合航线规划、气象特点、任务机场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特别是针对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进行全面细致准备,确保万无一失。”高中强记得,当时云上阳光普照,让他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作为电影《中国机长》原型人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曾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带领机组成员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在他看来,机长手里握着的不仅仅是驾驶杆,而是鲜活的生命,面对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机器和设备,而是无数幸福的家庭。

  今年参会,刘传健带来加快民航人才培养、健全无人机运行规则两项建议,确保旅客出行平安。(完)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沪指八连阳收复3000点

“不同于在学校里接受的专业课程,他们用色很大胆,并没有很明显的明暗关系,但让人很直观地感觉到体积感、画面感、空间感。”说起颜色饱满丰富的农民画作,让贵阳五中高一学生宋睿涵眼前一新。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丨巨变刻进山河大地

在陕西省,一般由院校自主进行职业技能测试,段东旭提到,每年下半年就已经有学校和机构,开始为明年的“职教高考”进行招生宣传了。

应对全球市场变化,汽车行业在京开展“东西对话”

今年3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云南某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李倩介绍,一个多月来,公司已经接待了约600个入境团队,泰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热情比往年要高很多。

“00”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当地回应质疑

武汉10月5日电(记者 马芙蓉 李京泽)“2023工商业与人权前沿论坛”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边会5日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海内外约150名专家学者聚焦“商业向善:工商业与人权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实践”主题展开研讨。

城市设施如何感知地震风险?科技赋能“防震减灾+”成效显著

相关资讯
北京推十项行动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多位资深专家分享了他们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深刻见解。福建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耀华提出《提倡“体验式”器乐教学法》,其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莉阐述了《从美育走向育美》的理念,作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首批专家,她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诸多贡献为其观点增添了权威性。沈阳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原音乐教育系主任陈秉义分享了《让“中国哨埙”走进中国学生的课堂》的实践思路,他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众多成果为推动民族乐器走进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综合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桑海波带来了《奏响中国声音,赓续华夏文脉》的主题发言,其创建的理论体系和丰富著作展现了对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施咏针对《“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分析”教学之我见》展开论述,他在传统音乐研究方面的成果为教学分析提供了独特视角。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小利分享了《21世纪英国儿童器乐教学改革及思考》,其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的成果为国内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国际视野。

热门资讯